English

向名家挑战

1999-11-10 来源:中华读书报 童庆炳 我有话说

今年4月到新加坡讲了几天课,结识了南洋理工大学谢世涯博士。离开新加坡之前,谢先生把他的大作《南唐李后主词研究》(学林出版社)送我。在回国的飞机上无所事事,拿出谢先生的书来读,不料竟被深深吸引住,不忍释卷。读到后面,谢先生向王国维等名家就李煜研究中一些问题提出诘难,就越觉得那书的分量是很重的。

我认为谢先生的大作对李煜词的评价是公允的。但最有特色和最有价值的是他的书向名家提出挑战。作者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以敏锐的眼光和无可怀疑的事实,对“贬低”李煜的言论作了有力的辩驳,对“抬高”李煜的某些名家的评论也作了毫不留情的辨析。这里既表现了作者的不妥协的学术勇气,又反映了作者深厚的学术底气,是难能可贵的。谢先生找到了三位辩论对象,他们就是词学大家陈廷焯、批评大家李笠翁和大文学家苏轼,他们都对李煜的词有贬抑之意,谢先生认为这三位的评论失当,所以分三节文字,摆事实,讲道理,为李煜辩诬。表现出了谢先生不平凡的见识和独立不羁的文格。对李煜词表现了爱国思想的流行的看法,作者提出了反对意见。谢先生先后引了余雪曼、李长之、刘大杰、游国恩等著名文学史家的所谓李煜词有爱国思想的论点,认为他们的说法缺乏根据。作者从李煜词的内容情调的分析,从李煜平生行事的考察,从李煜词的艺术效果的评估,最后又把李煜词与历代的公认的具有爱国思想的作品进行比较分析,得出了李煜词并没有什么爱国思想的结论。作者立论是令人折服的。

王国维认为李煜词“有释迦、基督担荷人类罪恶之意”,但有时也有一些理论失误,如说李煜生于深宫之中,为词人所长处;后主因阅世浅,故性情真。许多论者随声附和,都说王国维讲得如何如何深刻,很少想一想是否真有道理。谢先生感觉到王先生的失误,“理自不可同”。在作者的论述中,除了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李煜“阅世”不浅却能保持性情真以外,更值得我们思考的是针对王国维的理论对文学的一些普遍规律所作的论述。例如,性情真是不是源于阅世浅的问题,就是一个理论上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从表面看,儿童阅世浅,不为闻见和习染所影响,能保持性情的率真,这个问题李贽在其《童心说》一文中作了论述,为多数人所赞同。但是李贽的“童心”说和王国维的“阅世愈浅性情愈真”说都留下了一个没有解决的问题,即作家、诗人都是成人,他们就不能葆有童心吗?就不能保持性情的率真吗?谢先生试图从理论上来解决这个问题,他说:“固然,为人处世,自以阅世浅者易见真清,深者隐藏不露,其间有的也许果淹没了真情,只以假意待人,但有的不露是因不得已者,在适当的情况下,还会显其真情的。何况有诸内,表诸外,其不真者,可由神情气色与夫行动举止中察见,毕竟旁观者清。其实,阅世浅而善于虚伪欺诈招摇撞骗者,也不乏其人;而阅世深者,反能真情相待,以其丰富的人生经验,处处关照阅世浅者,亦大有人在。故为人处世之真情,未必能以阅世之深浅为准则,秉乎自然的天性亦为重要因素。有些生来就一副赤子之心口快心直的,有些出世就虚伪矫饰口蜜腹剑的,后天的修养和持守,却是决定一个人能否真情待人的重要原因。文学既是传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门艺术,此思想感情必含作者之禀性、阅历、修养与持守,为人之真情尚可藉神态气色与行动举止窥其端倪,则文学更可从表现形式和字里行间探其虚实。”这段论述有深度有力度,它不但解释了李煜词并非产生于阅世浅而导致的性情真,而且从一般意义上阐释了文品与人品的一致性,富于启发性。这样谢先生就把一个理论问题说透彻了。谢先生在书中的理论建树是很值得注意的。限于篇幅,这里只拈出一个问题作了一些说明。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